>
那桌上有个黄缎子包的东西,据说就是由北京请来的圣旨。
那桌子下面铺了一丈见方的红毡子,乃是老百姓向圣旨磕头的地方,在这席栅中间,设了几副披椅靠系桌围的座位,只有二三十位戴红缨帽子的人,在那里坐着,其余来看热闹的人,就不能进那棚。
棚外一张桌面,围了一群人,乃是一班吹鼓手。
这里吹鼓不响,便是看四周悬的匾额,如流芳百世,贞节千秋那些名词,也就火杂杂的了。
因为这女子和全族争来的光荣,这个热闹场合,特别许女子参加,但也只能到棚中心为止,再过去,圣旨所在,怕犯了威严,不许过去了。
春华遥遥看见父亲春风满面的,也在许多红缨帽子队里周旋,就远远地挤在妇女队里,不敢过去。
这时,有两个族里人,满头是汗,跑了进来,口里喊道:“大老爷到了,大老爷到了。”
只这一声,那些戴红缨帽子的人,全起身了,看热闹的人,如潮涌一般,向大路上逃了去。
在乱轰轰的当中,吹起了喇叭,打起了锣鼓,村子外还放了三声号炮。
像毛三叔这一类管事的人,只见他像穿梭的鲤鱼,忽而跑进,忽而跑出。
所有看热闹的人,一齐轰出了棚子外,春华身体矮小,被人挡住,一点也看不见。
手上牵着一个小弟弟,又不能乱挤,真是急得很。
停了许久,索性不看了,走到大樟树下在石磙上坐着。
那里正有两个同学,站着谈话呢,一个道:“我算了一算到场的,有两个举人,一个副榜,五个廪生,十二个秀才,要说热闹,真算热闹了。
一个女人不应当这样吗?”
又一个道:“这知县听说是个进士出身呢,他很讲名节的,所以自己来了。”
春华道:“师兄,你们怎么在这里?”
一个道:“师妹来了。
先生叫我们在外面招呼客呢,我们偷懒在这里站一会子。
女客里面很松的,师妹怎不去看热闹?”
春华皱了眉道:“我带着小弟弟,哪里挤得上前。”
一个道:“我们跟你带着小师弟吧,你去看看,这个机会是难得的,不要错过了。”
春华笑着将小兄弟交给了两个同学,自己就转身走了。
可是在临走的时候,同学又说了一句:“李小秋也在棚子里呢。”
不管同学是不是有意讽刺的,然而她听到这几句话之后,心里就立刻跳了一跳。
但是要注意了这句话的时候,那更是露出了马脚,只当没有知道,匆匆地钻往人堆子里去了。
这时,那位进士出身的县官,穿了补服,戴了翎顶,半弯了腰站在桌案旁边。
其余的举人秀才,分两班站着让出一条大道来。
姚廷栋和同姓的一位廪生,各穿了外褂,戴了红缨帽,搀住了二婆婆由屋子里走到棚中间。
二婆婆那头发,自然是白得像银丝一般,那张尖瘦的脸,堆叠了无数道的深浅皱纹,仿佛一道道的皱纹,这里都记着她的痛苦程度。
她虽然穿了蓝绸的夹袄,大红裙子,这犹之乎在那人体标本上,加上一些装饰品,越发表现出不调和来。
她颤巍巍的在两个本家相公中间走着,举起那双瘦小的老眼,向四围看去。
她那双眼睛自十五岁哭起,流出来的眼泪,恐怕一缸装不下了。
所以她那眼睛虽有今天这样大的盛典来兴奋一下,但是依然力量不够,她极力挣扎着,便觉那些到场的人,都有些乱动。
所以她虽然穿了那套红裙大袄,依然在袖子笼里揣了一条毛巾,不时地拿了出来,向眼睛角上揉擦一下,拭去挤出来的眼泪。
不过今天来看热闹的人,只有欣羡她的意味,并没有可怜她的意味。
虽然,她不住地在那里揉擦眼睛,然而并没有哪一个人知道她这种痛苦。
同时,棚子外面的喇叭、鼓、小锣,都吹打起来了。
庆祝这位七十岁的处女,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每一个世界都不得好死云落翻翻白眼老娘不服...
万历中兴,明朝最后的辉煌。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。打土豪,分田地,为了过上好日子,穿越者毅然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土地革命...
...
于兰一朝穿越到了北宋徽宗年间,她手握一方空间,内有灵泉,还有酿酒的工艺设备,一点儿都不方。开酒楼,卖酒水,做美食,发家致富,她相信自己能够风生水起。可问题是,开局为什么是血溅鸳鸯楼的副本?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空间之娘子万福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!...
特种兵姜知夏一朝醒来穿成小说配角,变成三个反派崽崽恶毒后娘家徒四壁丈夫活死人,生活凄惨,村人同情不过她可不怕,拥有系统的她,化身锦鲤大展身手叮水里鱼儿围她游,山里野物随她走养崽崽,开铺子,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