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称为“拉萨”
,即“圣地”
之意。
车子到达拉萨是下午时间,四人终于住进宾馆,大家迫不及待的好好洗漱一番,车上虽然有独立卫生间和淋浴,但是沿途补充水资源比较麻烦,大家都很省。
特别是洁癖夏非寒,真的是受够了。
洗漱完毕,就到街上去找吃饭的地方。
因为在和夏非寒怄气呢,所以战荳荳全程也兴致不太高的样子。
夏非寒好像还是那样冷冰冰无所谓,倒是夏致和夏立秋,有点无所适从。
一动一静比较习惯,忽然间两个人都安静下来,都不知道该怎么相处了。
夏致这个老好人没了用武之地,颇感无奈。
吃饭的地方就在住的酒店附近,八廓街,这里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,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,吃喝顺带着参观玩乐。
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,藏族人称为“圣路”
。
一路上,可以看到来自各地的朝圣者,重复着无数遍的三步一叩首的动作,让人震撼和难以置信。
他们来自世界各地,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话语,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与经济条件,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,有着共同的目的地。
因为这份信仰,他们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叩首后,将数千公里的路程抛在了身后;因为这份信仰,他们将自己的身体匍匐在烟尘滚滚的土道上,将自己的双膝跪倒在满是碎石的石路上,将自己的额头叩在满是泥浆的泥道上;因为这份信仰,他们吃着自带的糌粑喝着自制的奶茶,登上了世界屋脊的一座座高峰,跨过了青藏高原的一条条河流,走向心中的那个圣地——大昭寺。
哪怕是夏非寒那样冷漠的性子,看着这圣洁虔诚的画面,都不由得有点动容。
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去过拉萨。
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昭寺,一座圣殿。
作为藏传佛教最神圣的寺庙,历代的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就在这里举行。
同时,大昭寺也是拉萨人生活的中心,无论是佛事活动,还是生活点滴,拉萨人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。
四个人就站在转经道上,看着那些远道而来的圣徒们,看到那些年轻的,年老的人们,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和满足,看着他们一拜倒地,再拜倒地,看到那些黝黑的脸色,那些充满虔诚与信念的眼神。
静静地站了好长时间,为这份信仰而倾倒,哪怕是战荳荳,也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平静,平和得一尘不染,感觉到灵魂清透如蓝天,才开始理解,为什么作为一个普通人会向往西藏,向往拉萨,因为这是一种信仰,一种无法抗拒的神圣的力量……
这是庄严的朝拜,当看到他们匍匐下整个身体,再抬头看着蓝天和白云,就会感叹人的伟大,更感叹信仰的力量,同时也感到藏文化的深遂,这种深邃不是目睹而是感受,来自信仰,来自虔诚。
看过大昭寺,再看布达拉宫。
布达拉宫作为拉萨藏文化最灿烂的象征。
是朝圣者最高的精神信仰,神秘、空灵的圣地。
布达拉宫这座矗立在拉萨市玛布日山上的雪域宫殿,就是整个雪域高原的灯塔,在拉萨和藏地的任何角落,人们虔诚叩拜合拢的手掌永远指向她。
相传,藏族吐蕃王松赞干布好善信佛,迁都拉萨后,经常在拉萨近旁的山上诵经祈祷,给这坐山取名为“布达拉”
。
“布达拉”
是梵语音译,译为“普陀罗”
或“普陀”
,原指观音菩萨所居之处。
它的主体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:一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,二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殿。
公元641年,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,欣喜之余,为公主造了布达拉宫。
当年所建筑的布达拉宫饱受雷电、战火劫难,历尽沧桑,破败不堪,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。
现在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以来重新修建的。
它海拔3700多米,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,东西长360米,南北长270米,主楼13层,高117米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,集宫殿、城堡和寺院与一体的宏伟建筑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每一个世界都不得好死云落翻翻白眼老娘不服...
万历中兴,明朝最后的辉煌。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。打土豪,分田地,为了过上好日子,穿越者毅然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土地革命...
...
于兰一朝穿越到了北宋徽宗年间,她手握一方空间,内有灵泉,还有酿酒的工艺设备,一点儿都不方。开酒楼,卖酒水,做美食,发家致富,她相信自己能够风生水起。可问题是,开局为什么是血溅鸳鸯楼的副本?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空间之娘子万福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!...
特种兵姜知夏一朝醒来穿成小说配角,变成三个反派崽崽恶毒后娘家徒四壁丈夫活死人,生活凄惨,村人同情不过她可不怕,拥有系统的她,化身锦鲤大展身手叮水里鱼儿围她游,山里野物随她走养崽崽,开铺子,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