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丁税也废了?康熙此话一出,众人这回是彻底愣住了。
如此国家大事岂能儿戏?!
人丁税征了几千年,大清每年三百万两的收入,说废就废了?!
康熙见众人如此,笑道:“你们不要误会。
其实朕览观明史,早有此意。
既然人丁数量都是上下默认的,那不如就直接确定一个数字,也省得下面费心造假,上面劳力统筹。
朝廷每年按此数量征收人丁税,不再增减。
是谓:永不加赋。”
历史上,永不加赋的全称是“盛世滋生人丁,永不加赋”
。
就是从今年之后再出生的人口,我大清不算人头税了,就按照原来的人口来征税。
老康熙被后世人吹上天的所谓“永不加赋”
的仁政,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仁政爱民,而是人丁编审制度早已名存实亡。
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搞人口普查,还是三年一次,靠着那个官僚体系、那些官僚素质,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地方官员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
这是受制于时代的硬性原因导致的,没办法。
有些事要迎难而上,有些事要知难而退。
康熙身段灵活,干脆把人丁数额固定下来,“即以本年丁数为定额,著为令”
,以后不管多少,就按这个来征税。
这样不但可以消除由于人口波动而带来的税赋征收的波动,保持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。
还能省得地方官员再费心思做表面文章。
朝廷的财政收入也稳定了,官员也消停了。
算是大清康熙版“两难自解”
了。
“永不加赋?”
养心殿里众人还没反应过来,康熙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:“朕后来又想,既然人丁税已经不再变动了,不如就一步到位,彻底取消这个税种,把他合并到土地税中。
是谓:摊丁入亩!”
任何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,总会不可避免的打上折扣。
地方豪绅地主从中营私舞弊,让基层百姓很难从国家的政策中直接受益。
历史上,康熙五十年推出“永不加赋”
后,不少地方对百姓的丁银摊派,并没有减少。
而且对于收税的官员来说,丁增而银不增,就需要重新计算和折合。
两难好像解了,又好像没解。
所以,到了康熙五十五年,御史董之燧奏请皇帝,干脆把丁银都摊派到土地之中吧。
简化税收,这是中国封建王朝几千来一个不可阻挡的展趋势。
税收制度,从隋朝的租庸调制到唐朝杨炎的两税法、宋朝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、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,一直沿着两条脉络前进,一个是税收的种类越来越少,一个是税收的东西越来越简单(从收各类实物到只收钱)。
因此,取消人头税,把人头税并入最主要的田亩税中,是水到渠成的举措,是势不可挡的趋势。
就算没有清朝,别的王朝也会这样做。
历史上,康熙在位时准许先在广东和四川两个省做了试点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aaaaaataroertyaaogiaaantentaaaigsrca00fiesarticeia313168831688sjgabordera0aa...
记者招待会上美女记者丁佳玲方先生,很高兴采访你。方宇面无表情你高兴的太早了来自丁佳玲的负面情绪787重生平行空间,随身坑逼系统,从快男开始,一步一步带崩娱乐圈画...
简介阎王让我五更活,夫人却让我三更死。天武六年,夜半三更时,天空忽然下起了一场红雨,从此这个世界变得诡异起来(豆芽出品,必属精品!)...
预收求收藏,戳专栏可见无限流无c无限流副本串烧了沙雕穿书妈,五千万给我吧[穿书]高考前高三四班最后一堂课,班主任始终没来,班长出去找班主任,十秒后仓皇跑回来,带来两条消息全校教职工跟...
...
...
从1981年算起,穿越到英国已经十年了。开始以为能利用重生优势先知先觉,三十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。结果十一岁生日当天,脑海里叮的一声万界杂货铺已开启,请店主接受第一个任务。看来,一个全新的未来开始了...
大道夷且长,窘路狭且促。修翼无卑栖,远趾不步局。舒吾陵霄羽,奋此千里足。超迈绝尘驱,倏忽谁能逐。乱世哀民乞活尸骨,转生为汉末颍川陈氏子弟的陈冲,看着九州满目疮痍,他决心改变这个世界。在和刘备一路走来的数十年里,他经历了失望背叛乃至决裂,但他仍然坚定不移地走完这条路。遍地哀鸿满地血,无非一念救苍生。...